“三大突破”创新推动专家人才培训工作

2019-09-18 来源:

623日至720日,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集中1个月时间,牵头举办2019年度全市国情省情市情研修班、全市一带一路人才专题培训班、全市人才工作者培训班,在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求突破,对9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150余名专家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开展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培训,不断增加专家人才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大力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

针对以往参训范围狭窄、对象单一等难题,我们在培训范围上求突破,更加注重参训对象多元化,做到全覆盖、零遗漏。在学员筛选上,切实打破地域、专业领域、职务职级、所有制等限制,综合统筹、全面开花。从地域来源看,既有国省专家人才,又有市县一流专家人才,涉及中省市县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从专业领域看,既有我市传统富集的教育、卫生、农业等专家人才,又有旅游、外贸、电子、机械等新兴产业专家人才;从职务职级看,既有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也有业务骨干,既有企业高级管理也有技术精英,既有院校资深教授也有青年才俊;从所有制看,既有体制内各类专家人员,又有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据统计,此次3期培训,涉及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68个,省部级专家教授11人、市级拔尖人才25人、硕博人才3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1人、专业技术人才45人、40岁以下中青年人才75人,切实做到行业系统、主管部门、重点企业100%全覆盖。

针对以往课程设置单一、学用脱节等难题,我们在内容方法上求突破,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灵活性,突出全链条、实战性。灵活设置课程,变单纯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为互动式、实战性吸收,推动学员身入、心入、情入。一是强化学习交流。坚持在思想碰撞中进步、在研讨交流中提升,比如,在人才工作者培训班中,在晚餐后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学员结合当天所学所思、结合本职工作、结合南充现状,谈体会、谈感悟,讲政策、讲心得,在交流研讨中促进充分吸收。二是强化实地感受。坚持实地介入、切身参与,比如,在一带一路人才专题培训班中,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利用1天半时间实地观摩厦门城市建设、参观古田会议遗址,帮助学员近距离感受沿海城市发展变迁、感受红色文化洗礼,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三是强化本地融合。坚持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比如,在国情省情市情研修班中,重点安排学员进窑洞、看旧居、听红歌、吃小米饭喝南瓜粥,参加南泥湾劳动,挑选学员讲国情省情市情,进一步增强其他学员的代入感和接受度,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感悟革命艰辛、洗涤震撼心灵。据统计,三期培训班共组织实地观摩学习17次、座谈讨论15次,学员人人发言、撰写心得体会200余篇。

针对以往管理难度较大、服务不够精细等难题,我们在成果成效上求突破,更加注重管理服务满意度,确保全方位、百分百。学习培训是严肃的政治活动,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一是前期准备细之又细、尽心而为。牢固树立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办班理念,切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精心制定培训方案,多方比选培训地点和机构,反复沟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食宿交通等问题,逐一确定参训单位及学员,反复推敲点位衔接,切实完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处模糊。二是跟班管理严之又严、尽责而为。每期培训班都及时召开行前动员会、举办开班式,择优组建临时党支部、班委,分组确定组长、联络员,建立微信群、QQ群,又明确班主任老师全程管理,反复强调纪律要求,构建了完整的管理体系,3期培训班出勤率均为100%,无一例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三是热情服务实之又实、尽力而为。跟班老师及工作人员食宿交通等方面都热情周到服务,每天都会抽出专门时间,咨询课程设置、教师测评、餐饮服务、住宿环境等情况,总是第一时间调整完善。针对国情省情市情研修班学员年龄偏大、气温干热等特殊情况,我们组建了专门医疗小组,全程医疗服务,参训学员满意度达100%。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反响良好,都觉得课程紧凑、内容丰富、实战性强、收获很大,纷纷表示将立足新起点、展现新面貌,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关心厚爱,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献智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