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3+”模式 高质量推动党员教育工作

2020-01-18 来源:

今年以来,嘉陵区通过三个“+”模式,着力健全党员教育全覆盖培训网络,高质量推动全区党员教育工作纵深开展。

“线下+线上”夯实党员教育基础

瞄准“线下”主体,抓实根本。坚持集中轮训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在家党员、流动党员、返乡农民工党员、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等群体开展2次以上集中培训。以基层党支部书记为重点,配合市委组织部对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600余人开展全覆盖培训。强化机关基层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的具体指导功能开展基层机关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2期,示范培训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机关党组织书记等100余人。充分发挥党校区位优势,把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分层分类进行党员教育培训开展“两新”党组织书记乡村人才高地建设示范培训11期,培训党员、人才、致富带头人等2000余人。

激活“线上”平台,更新模式。探索“互联+党建”工作新路子,开发“N合1”智能党建平台,依托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信息技术,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社会管理等为一体的“智能体”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为全区1100多个党组织和20000多名党员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及监督等网络化、智能化操作载体。充分发挥手机便捷易操作的功能,在使用好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天府先锋等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专门在嘉陵党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设置“红服务、红故事、红声音、红力量”等栏目,广大党员根据自身实际调整学习时间,加强学习教育据统计,我区党员开展线上学习达36万余人次。

“传统+创新”打造党员教育特色

沿用“传统”手段,紧贴实际。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教育主体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对各级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严格落实党的基本制度,运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传统手段。全区84个区级参学单位领导班子1100余个党支部分别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党的组织生活真正起到教育党员的实效。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分别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干部等开展谈心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好警示提醒,抓好思想教育引导。全区区域化调整前后,各级党政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1300余人次。

树立“创新”观念,拓展思维。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资源,依托川内名牌大学,探索武义+嘉陵,党校+高校模式,举办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等4期,200余名党员干部在浙江武义县委党校和西南财大接受党性教育,强化理论知识。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高峰期,设计劳动法维权、返乡创业政策、家政服务和服装缝纫等课题,在一立镇开展返乡农民工示范培训,被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搜狐网、新浪网等各大媒体报道。推出无声党课将《党章》《论述摘编》等内容翻译成手语课程,党课中实现手语同声翻译,有效解决失聪党员教育培训难题,赢得新华社、人民网、四川日报、南充电视台等媒体和基层党员点赞。

“聚焦+常态”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调整“聚焦”方向,丰富形式。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当前脱贫攻坚形势需要,采取视频联线的方式,组织全区所有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等近3000人,开展基层组织书记暨脱贫攻坚帮扶力量专题培训。聚焦祖国70周年华诞,开展爱国主义学习教育,组织全区在家县级干部、乡镇(街道)及部门负责人、道德模范和退役军人、群众、学校师生等群体代表共计600余人参与“同唱国歌、同升国旗”活动。聚焦嘉陵发展需求开设非公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党组织建设培训班

畅通“常态”机制,完善体系。完善党员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制度,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掌握党员学习需求,切实增强针对性制定《嘉陵区2019年干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将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统筹建账,提交区委常委会审议并印发全区实施。将各级培训的时间、地点、人员名单、培训重点等内容进行梳理,建立《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动态信息管理台账》,实行全方位清单管理把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全区基层党建目标考核重要内容,组织专门力量常态化开展党建督查工作,督促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