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来源:
近年来,南充市顺庆区围绕区委“1353”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总体布局,紧扣“产业优先、生态保护、文旅结合、促进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坚持党建领航,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蔬菜产业,助推渔溪桥村实现村年产值超5000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1.5万元,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基层治理示范村”“就业扶贫示范村”“文化扶贫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成功走出“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多元治理”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明方向,强基固本筑堡垒。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盯理论武装、干部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着力提升政治领悟力、干部支撑力、制度执行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一是把准理论武装“风向标”。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市、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决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传达,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全年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学习6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2次,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武装,增强了政治意识。二是夯牢队伍建设“奠基石”。紧扣村“两委”换届选举,以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治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选优配强班子队伍,换届后村常职干部7人,大专以上学历4人,平均年龄38岁,年龄学历“一降一升”,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三是用好体制机制“助推器”。坚决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七公开一曝光”等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事务信息公开、惠民政策公开、资金公开和典型案例曝光等事项,坚决执行落实年度计划、考评考核、职责清单、任期目标等制度,定期组织下属2个支部和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工作述职汇报评议,党总支坚持每月开展自评考核,护航发展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备。
产业打底助增收,全面振兴促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最首要的任务、产业是最重要的支撑,采取党建联盟聚合、政策扶持配置、“五金”模式反哺等方式,着力推进蔬菜产业+观光农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一起富起来。一是党建联盟助力发展。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制度,村“两委”牵头组建旅游发展公司、劳务公司、农产品销售公司等多个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对村集体经济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运营,举办“嘉陵江原生态旅游节”“李花节”“五彩油菜花节”“采摘节”“垂钓节”等15次,接待游客达45万人次,年创收1000余万元,“五彩油菜花·醉美渔溪镇”成为顺庆农旅结合金字招牌。二是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依托“一江两坝四村”万亩良田,扭住“三村两园”政策优势,抱团其他三个沿江村,倾力打造沿江产业村落带,投资1.5亿元实施衔接资金和移民后扶等项目28个,采取“资金入股+设备租赁”等多元方式,高效利用200万中省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发展农旅产业(其中,90万元打造太古岛农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40万元建设2000亩高标准粮油基地,50万元发展蔬菜产业,预留20万元作为集体平台公司发展股本金),渔溪现代蔬菜产业园区重点生产韩国萝卜和白菜产品,实现日均蔬菜产量600余吨,年产值达5亿元。三是“五金”模式反哺发展。通过“五金”模式(流转土地得租金、集体资产量化得资金、产业扶持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群众入园务工得薪金、集体经济分红得奖金)助农增收,实现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2021年实现产值超5000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为29850元,村“两委”牵头成立的各类公司经营收入按照1:5:4进行分配(一成留作风险金,五成用于集体经济发展注资,四成作为红利奖补群众),5成收入反哺产业发展,形成了产业和收益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真情服务激活力,多元治村提效能。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理念,持续在建强队伍、搭建平台、完善举措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民主管村治村,治理经验得到省市推广。一是着力破解“力量弱”,建好“五支队伍”。紧扣乡村治理要求,结合全区“双报到”活动,组建由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机关支部、顺庆区医疗保障局机关支部、渔溪镇渔溪桥村党总支部三个支部党员为成员的“党员防汛抢险队”“党员治安巡逻队”“党员便民服务队”“党员纠纷调解队”“党员助农增收队”5支队伍,聚焦疫情防控、矛盾排查、防汛抢险、安全生产等领域,充分发挥“五支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夯实治理基层基础。二是着力破解“载体少”,搭建“三大平台”。深入推进乡贤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平台建设,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阳光问政坝坝会”等活动,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定时定期组织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对返贫临界户、生活困难户、缠访闹访户等进行走访,搜集了解社情民意,及时研判解决办法,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三是着力破解“效能低”,完善“三大举措”。深入开展村庄“四清四化一改”行动,组织村民开展家居、庭院等环境整治,共完成42户“厕所革命”,建成垃圾转运池20余个,投放垃圾箱200余个,全面推行垃圾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建立儿童监护网络,搭建“童伴之家”活动阵地,共吸纳37名留守儿童,常态开展心理辅导、集体生日、安全教育等活动180余场次;建立镇村两级民事代办制度,明确村社代办人员7名、代办事项28项,针对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60余人次,切实做到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