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来源:
蓬安县积极探索“分类覆盖、多元支撑、制度牵引”工作模式,着力破解老旧小区(院落)“无人管”“没钱管”“管不好”突出问题,小区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实现“双提升”。
坚持分类覆盖,着力破解“无人管”问题。通过“五个一批”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公开选聘一批。对21个基础设施较好、居民意愿强烈的小区,由县住建局提供具有服务资格的红色物业企业、国有物业企业名单,通过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公开选聘的方式,引进专业化的物业企业进行管理。单位分解一批。对13个权属清晰、主体明确、管理基础较好单位家属楼小区,由街道社区对接所属单位,牵头雇用保洁、保安等服务性质的公司落实日常服务管理。连片打包一批。对65个集中成片的居民小区和独栋居民楼,按照“墙体相近、成本最适、居民自愿”原则,打通合并为14个建制小区,整体纳入社区网格管理或由社区主导成立低偿性物业服务机构进行管理。自主管理一批。对17个自治基础良好、业主自管积极性高的小区,由街道社区党组织指导,经法定程序成立业委会或自管委,通过业主自愿出资、协商入资等方式购买物业服务,实现自我管理。政府兜底一批。对40余个较为分散的庭院住宅,按照“社区联动、国企支撑”的原则,由县属国有物业服务公司协调资源,统筹负责小区主干街道、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分类等工作,有效实现市场缺位、政府补位,消除治理“盲区”。
突出多元支撑,着力破解“没钱管”问题。打通“筹资渠道”实现物业服务可持续。带动居民“缴”。制定物业费缴纳规定和使用办法,明确党员干部带头缴费,带领老旧小区(院落)居民逐步转变思维,主动承担物业费用;对生活困难等特殊群体,通过协助承担物业服务“以工代缴”或相关部门核实认定后予以减免。引导企业“让”。由物业行业综合党委牵头、街道社区党组织配合,搭建国有物业企业、红色物业合作企业平台,引导企业开展微利服务,做到让利于民。盘活资源“筹”。开展老旧小区(院落)公用房屋、闲置资产排查专项行动,通过摸清底数、划清权属、盘活利用,切实把资源变资金,有效提升老旧小区(院落)自我造血功能。近年来,30余个老旧小区(院落)实现闲置资源创收160余万元。延伸服务“补”。建立服务需求、服务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因地制宜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等领域延伸,将赚取的收益拿出一定比例补充小区物业服务资金。政府扶持“兜”。将全县300余个老旧小区(院落)全覆盖纳入5年改造计划,在解决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建筑物破损等问题基础上,拿出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物业服务保障工作,有效解决物业用房、工资保障等问题。
强化制度牵引,着力破解“管不好”问题。印发《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促进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工作方案》,着力推动老旧小区(院落)实现物业服务从“无”到“有”到“好”。突出党建“引”。成立物业行业综合党委,制定全县物业行业党建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19家物业服务企业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积极稳妥推动13家物业服务企业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注重深度“融”。全面推行社区物业党建联建,13名社区(网格)负责人和业委会(自管委)、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领办60余个社区党建服务项目,有效形成“社区(网格)党组织牵头+业委会(自管委)管理+物业推动+党员示范+居民参与”治理格局。强化实效“考”。建立健全统一物业服务标准、信用评价评分标准,全面推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与登记备案、日常监管、考核评价“三同步”制度,考核评价权全部下放街道社区,每年由街道对辖区内物业企业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财政资金奖补等重要依据,形成奖优罚劣的倒逼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服务水平。